單身女子課題,在於愛自己、相信自己、主導自己、豐富自己,而這一切的基礎在於我們是否對未來有長足且妥善的規劃。30+ 獨立女子,她是走過生命風雨,依舊閃耀的星星,在成為自己生命的「唯一女一」這條路上,照看自己、奔向理想,是愛自己最佳的方法。
曾幾何時,你發現自己開始被生活慣性箝制,不自覺地縮在「女人 30+」的框架之中,對於自己的能與不能感到焦慮,對於現況不滿,卻害怕出走,那無處不在的「單身原罪論」又時常把我們搞得異常尷尬。
伴隨著世界對於 30+ 女性的諸多定義,我們對於自身影響力的詮釋,似乎也開始從「我能創造改變」轉變成「我無能為力」。
拿回「自定義」的主導權,從 3 項行動開始!
比起 10+ 的吾家有女初長成,歷經 20+ 的浪漫青澀,女子 30+ 是成熟知性的象徵,我們開始對自己有更多了解,可以更理解生活的渴望、追尋自我的目標,因此能更有選擇權的,逐步實踐生命的理想。
如何放下仰賴他人評價維生,找到自我重視的方法?
這必須建立在自我理解之上——了解自己對生活仍有追求、對穩定關係存有嚮往、對自身影響力保有期待,即便自始至終我們都還在路上,但那亦是在途,並非失敗。
30+ 女子的自我賦能,是成為自己生命裡的最佳女主角,將世界對於 30+ 單身女性的偏見與綑綁通通拆掉。
而要想拿回「自定義」的主導權,我們可以先從這 3 項行動開始:
1. 與其讓他人「崇拜」,不如先「崇拜」自己
「崇拜論」同時也代表著對自己的不夠自信,因此渴望透過他人支持來站穩腳步、拿回主導權。
確實很多時候,愛情裡的「崇拜感」充滿力量;但更多時候,仰賴外在支援的定錨不穩、壓力太大,難以傾瀉的情緒也只能一鼓腦兒地丟往信任的人,這種仰賴他人的「崇拜」衍生的自信與任性,難以維持,甚至有點危險。
也因此,我們要學習的,是如何把「崇拜權」拉回自己身上。
「因為妳不清楚自己有多厲害,才會覺得自己不夠幸運。」當《我的出走日記》中美貞的後輩這麼對她說著,彷彿也告訴所有觀眾:不要忽略自己之於社會、工作、家庭、親密關係的價值;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與影響力,崇拜自己,你才有足夠的肯定,去創造自己所相信的價值,且不被旁人所干擾,成為掌握自己幸福感的舵手。
2. 相信生命無論哪一個階段,都充滿可能性
年齡焦慮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現象,大齡女子,總難以避免遭遇許多質問與挑戰,生活各方各面的追求以及初衷,時常淹沒於日復一日的現實生活當中。然而何謂現實,又何謂理想呢?
年齡本就不是束縛,而是智慧的積累,生命階段的轉換,它帶來的是生命的饋贈,而絕對不是包袱與不安。
大齡女子仍有夢,不被「大齡」的前綴所影響。無論幾歲,我們皆為一代獨立女子,為自己所愛之事、所愛之人突破自我限制。生命無論抵達哪一個階段,潛心投入一段旅程,都仍可創造影響力,成為自己的最佳女主角。
3. 為生活建起防波堤,提前為自己佈局未來
佈局未來,但不被計劃綁死;為自己的生活建立安全感,也擴增彈性的空間。透過前述兩項行動,為自己建立「自信」、突破年齡的限制與框架之後,下一步,就是讓我們一起看向未來。
佈局未來的第一步,要將地基打穩——守護健康,保障財富。
即使我們皆不希望意外的來臨,但有備無患,守護自己、保障自己,也是單身獨立女子「愛自己」最好的方式。
鞏固理想生活,成為自己的最佳女主角
重視自己存在的價值,是生命試卷不斷備受挑戰的課題。我們會在意他人評價、會對自己缺乏信心、會因為失敗而感到萬劫不復,然而這些情緒的背後,都是因為我們在乎。
在乎自己是否有長成理想模樣,也在乎周遭人們,是否在我所能及之處,分享足夠的愛與關心?同時,我們也在乎自己,在乎自己是否足夠了解自己,在追逐理想生活的路上,逐步成為自己生命中的最佳女主角?
為了這些在乎,也為了延續自己的理想生活——做好長期規劃,建立保障財富與健康的定錨,是創造安全感的基石。